亲爱的早安Café的老朋友们,上午好☕️,这里是早安Café线上营业的第166天,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8:15⛅️。
对生活挑剔的人,自然而然地会追求精致。那些成不了对儿的袜子、平常普通的衣服、毫无美感的物件,都渐渐地不能忍受——仿佛这些东西会让自己蒙羞,沦落成不体面的下等人。
如果挑剔的习惯和个人的财富水平匹配,就显得自然和有品位;如果一个人本就拮据,对物质的条件还挑三拣四,就显得十分做作和势利了。精致,原本是上层阶级为了区别下层阶级而创造的,伴随着繁复的花纹和过分冗余的仪式和装饰,后来又逐渐被当代的精英阶层所使用,更多强调一种对自身品质和个人生活的要求。
女孩子向来是喜爱精致的,流行的妆容打扮中,精致永远是不褪色的那一类,就连所谓的慵懒优雅风格,其实也只是在精致的核心上盖上一层自然随性的滤镜。当我们看待一个女孩的时候,就算审美一般,也会很容易地被那种从头到脚的精致感所折服,与其同行便会仿佛自己变身一个十四世纪的绅士。精致意味着很大程度上的追求完美,所以其实也是危险的,过分追求精致会让人产生较大的执念趋于浅薄,也可能让人入不敷出。
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词的出现,将精致推入了自私和不齿的深坑,也将精致推向了无比崇高的地位。人们一遍暗戳戳地讽刺那些光鲜亮丽的人,一方面又渴望自己是那个模样。
与其说这是一种精致主义的演变,倒不如说是社会推崇的变迁。人们重视的品质发生了变化。当然,像塔莎奶奶那样,用勤劳和灵巧的双手,充满想象力和优秀审美的头脑创造出自己精致美丽的家园的,自然又是另一种精致了——通常,我们不称其为精致,而称之为智慧和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