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早安Café的老朋友们,上午好☕️,这里是早安Café线上营业的第78天,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9:15⛅️。

学业繁忙,拖更了很久😏。

这段时间接连结束了忙碌的大三课程、放弃了保研的道路、退出了连续学习两年的实验室、卸任了校会的职务。尽管早已着手写好了接下来半年的个人计划,但是在真正扔掉了所有这些充实也好光环也好之后,孑然一身,囿于小城一室,伴随着不确定的未来,巨大的空虚感和迷茫还是如期赴约,汹涌袭来,生生地敲着我的脊骨叩问我:

“撕掉了所有的这些精美的包装,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从没有如此紧迫地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或者说,没有这段时间的左右摇摆辗转反侧的经历,我根本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有几天,我会不停地刷知乎,看各种类似的问题或者可能提供参考与信息的文字,那段时间觉得脑袋要爆炸,很害怕——害怕自己考虑的问题不够周全,自己做的选择不正确,害怕别人认为自己不理智,害怕自己是个可笑的疯子。

我的不安全感(和多数人的不安全感一样)开始于初高中时代。我发现在我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成绩有所下滑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提到我是一个数学没有天赋的孩子,很可能会跟不上,而这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感兴趣很有天赋;我也听到过我的父母在讨论是否要听老师的建议拜访谁以帮助我更顺利地获取一个我本以为完全是靠自己获得的荣誉。我从小得到的夸奖远远超过受到的批评,但是就像很多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的那样:

在解释成功的时候,男生们通常会将其归因于自己的天赋、才能和技巧,而女生们更偏向于非常努力、运气不错或是得到帮助这样的外部因素;相应地,面对失败时,男孩子们可能会摊摊手说,我努力的还不够,或是对这件事本来就不太感兴趣,而女孩子一般会相信这是因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的。

不仅是我们自己会倾向于这么想,外部的社会评价也更多地认为女孩子相比男生们需要依赖更多的帮助和刻板的努力来获取所谓成功。但实际上呢,我只是发现那个专业课上比我成绩更优秀的男同学在课后比我付出了更多时间用于练习而已。

在我做的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周围的人仍然会不断地奉劝你选择一个相对轻松的专业方向以寻找一份更加稳定,适合未来兼顾的家庭的工作。他们甚至会通过质疑你在某些领域的能力来劝说你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这不可避免地会动摇一个试图平衡好职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女生的信念。而这种压力甚至不仅仅来自外部,我的一位高中朋友就在高中时严肃认真地考虑过孩子的问题,并将其纳入到个人规划中,而那时她甚至还没有暗恋或恋爱对象。在女孩子还小的时候,她们就已经明白未来必须在事业成功和做个好母亲之间做出抉择。

可是谁说一定要是母亲来承担照顾家庭的绝大部分责任呢?

如果一开始就规划地太早,考虑的太多(家庭因素),那么就极可能主动地限制了自己的选择。更多的女性可能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选择了一份挑战性不那么大,成就感或吸引力不那么大的职业。相应地,也许一开始坚持了自己的事业,但在做很多人生选择时,出于规避风险或家庭的考虑,女性们往往也在不断地做出妥协或承受内心的煎熬。我的母亲也是位全职工作的职业女性,在她的领域取得了很多瞩目的成就,而且作为女儿,我会很骄傲地说她是一个很棒的母亲。但是她仍然常常抱着极大的愧疚,认为自己太过忙碌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而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好的心态。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完美主义的陷阱,但我无法说出到底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事业家庭平衡完美)还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对细节的执着造就了这一点。

对于完美的追求让人不能放松,害怕失败,精疲力竭。女性们身处这种fancy的谎言中很难拥有成长性的思维,为了目标她们会选择看起来更轻松更不容易出错的道路,而很少有人会去提醒她们这样并不能让人更接纳自己,获得更长久的快乐。

“男人的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拒绝一个男生的时候说道:“你不了解真正的我,你喜欢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我。”(我当时坚信自己在学校装的太正统而乖巧了,大家喜欢的一定是那个乖乖女)他反问我:“那什么才是真实的你呢,如果你都不把真正的自己展示出来,别人怎么可能会了解呢?”

放弃追求完美,追求真实,即摆脱对完美的幻想,寻找真实的自我。成为真正的自己,爱真正的自己,别人也会爱真正的你。